

蒸汽的添加量是搞好制粒前調質的關鍵。實驗證明,每添加1%的蒸汽,物料大概升溫14℃左右;蒸汽的添加量從1%增至4%時,制粒機的產量可提高50%至100%,同時顆粒的質量也顯著提高。但并不是蒸汽加得越多越好,蒸汽加多了反過來會影響制粒,造成堵模。因此蒸汽的添加量必須根據不同配方的原料理化特性來進行調節,對原料中纖維成份較多、物料比較松散的混合粉料,應適當少加點蒸汽;如果配方中含熱敏性原料,制粒時應將蒸汽的壓力調低,一般保持在0.15Mpa左右,添加較少的蒸汽;碰到配方原料水份較高時,應采用中等壓力(一般保持在0.4~0.5Mpa左右),蒸汽的添加量適當少些;相反地,配方原料水份較低時,則應采用較低壓力(一般保持在0.15~0.3Mpa左右),蒸汽的添加量適當多些。總之,一個原則是:較易成型的物料一般采用中等蒸汽壓力,蒸汽添加量為3%~4%;較難成型的物料一般采用較低壓力,添加量為4%~5%。
蒸汽的品質是搞好制粒前調質的保障。制粒前調質要求使用飽和干蒸汽,因為濕蒸汽難以被粉料的微細顆粒吸收,從而在每個微顆粒表面形成一層水膜,這樣的粉料容易導致制粒機壓模堵塞,影響制粒性能;而飽和干蒸汽則易被粉料的微細顆粒吸收,使粉料的微細顆粒膨脹并變得”可塑”,這樣的粉料不但容易制粒成型,而且顆粒能粘結得較好,成型后的顆粒表面光滑,堅實度高。要確保蒸汽的品質,首先必需配備容量合適的鍋爐,合理安裝管路。鍋爐容量的選擇可根據制粒機的生產率來確定,一般的全價顆粒禽畜飼料可按制粒機最大生產率的5%來選定鍋爐容量;如果成套設備中還有其它設備需用蒸汽的,比如用蒸汽做熱能的干燥設備,則將其用汽量累加。同時還必須考慮管路損耗。鍋爐容量選擇的原則是能大勿小,鍋爐的工作壓力一般選擇0.8~1.0Mpa就可以了。鍋爐房選址時應在勞動安全保護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離制粒機近些,以使管路短些,減少管路損失。但無論如何始終還是有一段距離,因此必須搞好管路的保溫。管路設計時力求簡潔,盡可能少設彎頭;管路較長的應在適當位置安裝疏水伐;管徑選擇也有考究,一般應根據送汽壓力和送汽量來選擇管徑。
蒸汽在進入制粒機調質器前,必須先進入一個汽包,其作用是分離出蒸汽中的水份;汽包的工作原理為:外來蒸汽從頂部進入,伸入汽包內的出汽管被外圍蒸汽加熱,進入汽包的蒸汽在慣性作用下與汽包壁接觸,水珠因比重較大而從蒸汽中分離出來,分離出來的飽和干蒸汽通過管道通向制粒機調質器。如果一個汽源同時供應兩臺或多臺制粒機,最好采用分汽缸,以確保蒸汽相對穩定。在汽包后,制粒機調質器前必需安裝一個質量過硬的減壓閥,這個減壓閥很重要,因為最終進入調質器的蒸汽必須靠它來調整壓力和保持壓力的相對穩定。減壓閥的安裝位置很重要,要取得好的效果,這個減壓閥應裝在離調質器2米左右的地方;同時應注意減壓閥下游的管徑,一般以制粒機調質最常用的蒸汽量、壓力以及蒸汽在減壓閥下游管內的流速為18m/s來計算管徑,這一點往往被用戶所勿視。有不少飼料生產廠家制粒前調質搞得不好就是因為減壓閥安裝位置和減壓閥下游的管徑不合理所造成的。
要真正搞好制粒前調質,還有人的因素。制粒操作工應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較高的技術水平,要懂得配方原料的理化特性,能夠及時根據不同的配方和氣候條件來調節蒸汽壓力和蒸汽的添加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搞好制粒前調質,生產出高品質的顆粒飼料產品。
(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顆粒飼料機www.ac1231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