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但現階段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煤電水電的5~10倍,一些地區風能發電價格高于煤電水電;作為二次能源的氫能,目前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取的商業化目標還很遠;以大量消耗糧食和油料作物為代價的生物燃料開發,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糧食、肉類、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從世界范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里,“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特別 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低碳生活”雖然是個新概念,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 量目前的生態環境。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盡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愿信其無”,“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么,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么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么呢?低碳生活可以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節能減排”,不僅是當今社會的流行語,更是關系到人類未來的戰略選擇。提升“節能減排”意識,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一起減少全球溫室氣體(主要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意義十分重大。“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有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勢在必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我國的終極目標是,要逐步實現碳排放低增長、零增長、乃至于負增長,完成由“高碳”向“低碳”的過渡。然而,由各種客觀條件決定,我國只能逐步地探求“碳解鎖”之道,不斷降低單位能源消費量的碳排放量,即降低碳強度。與此相適應,選擇適用本國的、包括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積等多種技術方式;特別是采取化石能源替代、利用“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等技術途徑,以達到控制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排放速度,最終實現在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碳排放顯著下降的目標。與根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并行,人們的消費方式也必須革新和改變。經濟學意義的消費,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要雙管齊下,扭轉人們的高碳消費傾向和 碳偏好,摒棄揮霍無度的高消費行為,提倡科學理智、健康文明的消費風尚,以有效減少化石能源消費量,告別奢華的“高碳生活”,迎接質樸的“低碳生存”。廣義而言,低碳生存是一種理智、健康、持續的生存方式。它體現出先進文明的能源消費價值觀,并依據“低碳程度”采取低碳消費方式,主要包括:“恒溫消費”,即消費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最低;“節約消費”,即消費主體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 最經濟;“安全消費”,即消費結果對消費主體和生存環境的損害最小;“可持續消費”,即有利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新產品消費”,即更多選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產品。

生物質能源是未來能源結構調整及低碳發展方向
當“低碳”從概念的神壇走向日常生活時,這種變身樸素的生活觀念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習慣,也帶動了低碳經濟的真正崛起。而作為第三次能源革命的低碳技術先鋒,生物質資源成為顛覆者,它既打破了依賴傳統化石能源的現代工業社會發展模式,也帶來了低碳經濟的新亮點。
生物質能源符合低碳環保發展的方向,生物能源又稱綠色能源,是指從生物質得到的能源,它是人類最早利用的能源。據了解,古人鉆木取火,伐薪燒炭,實際上就是在使用生物能源。眾所周知,生物能源的主要形式有沼氣,生物制氫,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沼氣是微生物發酵秸稈,禽畜糞便等有機物產生的混合氣體,主要成分是可燃的甲烷;生物氫可以通過微生物發酵得到,由于燃燒生成水,因此氫氣是最潔凈的能源;生物柴油是利用生物酶將植物油或其他油脂分解后得到的液體燃料,作為柴油的替代品更加環保。生物質柴油是林業生物質能發展的另一個廣闊領域,很多地方在種植黃連木等植物,發展生物質柴油項目,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糧集團等央企巨頭均設立了專門機構研究生物質柴油;燃料乙醇是植物發酵時產生的酒精,能以一定比例摻入汽油,使排放的尾氣更清潔。雖然現在的主要能源還是化石能源,但是生物能源的前途無量。以我國為例,目前全國農村每年有7億噸秸稈,可傳化為1億噸的酒精。南方有大量沼澤地,可以種植油料作物,發展生物柴油產業。加上禽畜糞便,森林加工剩余物等。我國現有可供開發用于生物能源的生物質資源至少達到4。5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我國2000年全部一次能源消費的40%。生物質燃料是指利用秸稈、稻殼等農業殘余物和木屑等木材加工殘余物,在特定條件下加工制成的壓縮顆粒燃料。生物質燃料的灰份和 硫、 氮含量均較低,是具有燃燒清潔、高效環保節能特性的可再生燃料,可間接替代煤、油、電、天然氣等能源。生物質燃料充分燃燒后剩下的灰渣 基本不含碳,所以,固體未完全燃燒熱損失基本為零,而燃煤未完全燃燒熱損失則在7~15%左右。經有關質檢機構檢測燃煤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生物質燃料的20.5倍。因此,
生物質顆粒燃料除了可替代煤、油等燃料外,還能減少大氣污染。
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生物質顆粒燃料
http://www.ac12313.com/swzrlslkl/
上一篇:太原市啟動燃煤采暖鍋爐“清零行動”
下一篇: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顆粒)與煤炭詳細對比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