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推動中國生物發電產業發展
與太陽能、風能相比,生物質能源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唯一可循環、可再生的炭源。而生物發電是現代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成熟技術,是將生物質能直接燃燒或轉化為可燃氣體后燃燒進行發電的技術。其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時值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丹麥首先大力推行生物質發電。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物質能發電已形成非常成熟的產業,成為一些國家重要的發電和供熱方式。
中國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各種農作物秸稈理論資源量8.2億噸,可收集資源量約6.9億噸,可供能源化利用的秸稈資源量約3.4億噸,開發潛力十分巨大。為推動生物質發電技術的發展,國家先后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實施了生物質發電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上網電價等有關配套政策,以促進生物質發電發展。近年來,國有、民營以及外資企業紛紛投資參與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建設運營。
擬定發布的《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生物質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1300萬千瓦,年發電量400億千瓦時,年替代化石能源1300萬噸標準煤。這將使中國生物發電產業漸入佳境。
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一舉多得
大力發展以農林剩余物為燃料的生物質發電產業,不但能有效緩解我國能源供應短缺,還能保護環境,促進農民增收,起到一舉多得之效。
促進農民增收
大力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能夠使大量資金持續不斷地流向農村,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工業反哺農業。例如,一臺裝機容量30MW的生物質發電廠年消耗農林剩余物約27萬噸,可為當地農民增加就業崗位1500多個,增加收入達到7000萬元以上。
保護環境
近年來,農村大量廢棄的秸稈因為無法得到有效處理,以致隨意丟棄,肆意焚燒,不但嚴重污染了環境,危害居民健康,還帶來消防安全隱患,甚至影響空中和陸地交通運輸,成為長期以來普遍存在而又無法有效解決的難題。大力發展生物質發電項目,能夠有效處理農林剩余物,改善環境。例如,一個生物質發電廠每年可替代約10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7萬噸。
保障能源安全
發展生物質發電也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有效途徑之一,對于構建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具有積極的作用,開辟了能源應用新途徑,促進我國能源供應多元化,成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為新能源和環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支撐電網安全
實踐證明,與風能發電利用相比,生物質電能質量穩定,機組利用小時數高,是可再生能源中的優質電力,對協調電網平衡和安全運行具有積極意義。而且,生物質發電站多地處“老、少、邊、窮”地區,這對于解決當地的供電短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大有益處。例如,一臺30MW生物質能發電機組的年發電量可達2億千瓦時,同時可以向約100萬平方米的居民供熱。
國能始終致力發展中國生物發咆
國能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遵循“奉獻清潔能源,經營綠色生活”的企業理念,一直致力于中國生物發電的產業化、規模化,堅持履行“情系三農,惠及三農,造福三農”的社會責任,奠定了在中國生物發電領域里的龍頭地位。
魚肉和熊掌如何兼得
作為國內首家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歐洲先進的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的企業,從成立至今,在生產、開發生物質能燃料及燃燒廢料的綜合利用方面,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成功探索出了一條能源、環保、農民增收三者兼顧的新路。
公司成立至今,已累計為社會提供綠色電力115億千瓦時,累計消耗剩余物近1800萬噸,為農民增收48億元,累計減排二氧化碳900萬噸以上。截止到201 1年10月,核準生物質電32個,在建和運營項目近40個,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
公司投資建設的第一個國家級生物質直燃發電示范項目一一山東單縣生物質發電工程項目,開創了國內生物質直燃發電的先河,開辟了惠農的新途徑,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創造了我國生物質發電的奇跡。公司投資建設的黑龍江望奎項目,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玉米秸稈為主要燃料的生物質發電項目,為東北地區以及中原地區玉米等秸稈的綜合利用開辟了新途徑。
國際合作結碩果
國能公司站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前沿的高度審視、謀劃和定位公司發展,充分利用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質發電企業這一優勢條件和平臺,順應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以國家新能源產業領軍企業身份積極加強與國內外頂尖機構的交流與戰略合作,加快推進公司品牌國際化傳播工作,提升公司品牌國際影響力。
201 1年5月31日,國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國能瑞典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獲得瑞典政府批準,在世界上環保標準最為苛刻的國家之一——瑞典建設生物質能綜合利用項目,包括建設總裝機容量150MW生物質發電機組、建設年產8萬噸,£物質乙醇項目,這是瑞典政府迄今為止批準的最大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
俄羅斯是世界上生物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生物泥炭儲量居全球第一。201 1年6月16日,國能公司作為中國清潔能源的一面旗幟,在中俄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與俄羅斯聯邦能源署、俄羅斯國際統一電力集團公司簽署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領域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中俄兩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邁出了重要一步。該協議的簽訂,極大地擴大,公司在國際生物質發電領域的綜合影響力,是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促進中國低碳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樹立綠色中國的國際形象,擴大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公司不僅與歐洲發達國家有廣泛地能源合作,也積極與發展中國家開發新能源項目,如近期與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共同完成了菲律賓項目2臺17.5MW、2臺35MW機組EPC總承包的投標工作。
嘉獎不斷
由于國能公司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了國務院等有關政府部門、相關單位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公司順利獲批成立了“中關村國能新能源產業園”,成功入選了中關村科技園區“瞪羚企業”名單。2011年,國能公司憑借在我國生物質發電領域的開創性工作和在節能環保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榮獲“2011十大綠色創新企業”第一名及世界新能源企業五百強,被授予“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稱號等諸多榮譽。縱橫兩條線提升公司效益
國能公司未來的發展日標是:堅持以建設“三化三優”(集團化、國際化、公眾化;業績優異、管理優秀、作風優良)企業集團為工作目標,成為世界知名新能源企業集團。
集團化,就是充分發揮企業規模和綜合優勢,實現集團整體利益和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國際化,就是適應國際化發展趨勢,加強國際合作,開拓發展空間。公眾化,就是實現公司上市目標,成為肩負更多社會責任的公眾化公司。
在做強、做大、做精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同時,加強橫向、縱向產業鏈發展模式綜合效益的研究,拓展公司新的效益增長點。橫向是加快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快風、光、儲一體化技術開發步伐。縱向是提高生產效率,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農、林、電一體化的開發運作模式。
橫向: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能源替代
生物質直燃發電的過程本身是變廢為寶的良性循環過程,它處理了農業生產的剩余物,燃燒后的灰分,還可以以肥料的形式還田。它將農業生產原本的開環產業鏈轉變成閉環產業鏈,是構建循環農業的重要方式,也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重要途徑。公司利用此循環過程,積極推進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產業鏈建設。國能公司成立專業化公司,加強對秸稈燃燒后所產生的灰份的再循環利用,生產、加工生物質鉀肥等系列農作物復合肥料,取得了良好效果。
縱向:實現生物質鍋爐國產化
公司深知成熟先進的生物發電裝備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武器,而牛物質發電鍋爐是牛物質質燃發電廠的關鍵設備。、公司通過引進、吸收、消化先進的國外農林生物質燃燒鍋爐技術,并結合國情自主研發制造一種新型鍋爐,這種鍋爐可根據棉花秸稈、玉米秸稈等不同燃料類型作適應性調整,平均能量利用率高達92%.比同類中溫中壓技術鍋爐更耐腐蝕,更能保障秸稈充分燃燒,避免資源浪費,秸稈顆粒機壓制的生物質成型顆粒燃料如下 :
該鍋爐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制造技術和產品專利,成功填補了中國在世界生物質發電技術領域的空白。這對中國掌握全球牛物發電產業鏈條上的主動權,推動中國生物質發電先進技術大發展奠定了基礎。生物質發電產業須有序發展
目前,國家對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給予了高度關注,相繼出臺了上網電價補貼等利好政策,但業內存在的無序競爭嚴重干擾了行業健康發展。在一些地方,由于項目審批不嚴,造成有的地區無序競爭的局面;生物質發電站密集布局將帶來區域范圍內燃料供應不足,質量下降,推高發電燃料成本;少數生物發電企業采取大量摻煤發電、套取上網電價補貼的“對策”。
我們的建議是:一是建立和完善生物質能產業規劃,加強宏觀調控:二是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嚴格資質審查;三是加強行業管理,制定行業標準。
國能公司肩負著引領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重任,肩負著中國億萬農民的重托,我們將根據目前行業發展現狀,及時總結經驗,調整經營策略和戰略目標,完善項目的網絡布局,在運營方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用自身實踐經驗和實際行動,加快推進中國生物發電產業的發展步伐,為促進中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做出更大的貢獻。
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木屑顆粒機www.ac1231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