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研究設計適合我國農作物燃料的燃燒設備,我國的科研學者自21世紀初開始對燃用秸稈、稻草等燃料的燃燒設備進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田宜水等分析了秸稈的特性,設計了雙燃燒室結構的秸稈直燃熱水鍋爐。主燃燒區位于爐膛前部;副燃燒區位于爐膛后部,并用擋火拱分隔兩區。這種布置方式增強了燃料與空氣、高溫煙氣的混合,同時延長了燃料在爐內的停留時間,確保燃料燃燒完全,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
翟學民研究了甘蔗渣的燃燒機理,設計出了一種燃用甘蔗渣的鍋爐,爐膛采用閉式結構,分開布置燃燒室與輻射受熱面,燃料的燃燒狀態為半層燃半懸浮燃燒,有利于著火和充分燃燒,同時滿足了燃燒和換熱兩方面的要求。通過相互配合的人字形前后拱來增強輻射換熱。
設計出一種燃用木屑、樹皮等廢棄物的層燃鍋爐。利用合理布置水冷壁來保持爐膛的溫度。爐膛內設防爆門,以防止木粉爆燃;利用負壓燃燒的方式避免燃料燃燒時向外噴火。鍋爐投入運行后達到了預期的設計要求,為燃用木屑等林業廢棄物的鍋爐提供了寶貴的設計經驗。
雖然許多專家學者對生物質燃燒設備進行了研究,但與國外相比,我國生物質燃燒技術尚不成熟,開發研制仍處于起步階段,推廣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距大范圍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顆粒機www.ac12313.com)